2025年8月27日,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文员会爱国卫生运动专项工作机制印发《南宁市进一步做好爱国卫生统一行动宣传发动工作方案》,提出以下要求:
工作目标
一个100%
全市社区(村)、机关企事业单位、学校、商超、公园、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宣传覆盖率100%。
两个确保
确保以“清积水、灭蚊虫、防蚊叮”为重点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覆盖全域;
确保全市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,严防蚊媒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和扩散。
三个提升
提升群众对爱国卫生运动重要性的认知度和蚊媒疾病(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)防控知识的知晓率;
提升市民主动参与清理积水、防蚊灭蚊等环境卫生整治意识,形成部门联动、上下贯通的宣传合力及常态化、长效化宣传机制;
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水平。
宣传重点
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内涵,凝聚“防蚊虫·共参与”意识
以《南宁市爱国卫生条例》为核心,重点解读环境卫生责任主体划分、病媒生物防制规范及单位个人法定义务等关键条款,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履行维护公共卫生环境责任,保持居住和工作区域内外环境整洁有序,无蚊媒孳生地、无卫生死角。同时,挖掘并推广基层防蚊灭蚊工作中的创新做法与先进典型,用“社区志愿者带头清理积水”“家庭主动翻盆倒罐防孳生”等“身边人、身边事”的鲜活例子,引导市民从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参与者”,凝聚“全民行动、群防群控”的广泛参与意识。
普及蚊媒疾病防控知识,增强“知风险·会防护”能力
重点科普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主要症状(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等)、传播途径(如伊蚊叮咬)、疾病危害,常见的蚊媒孳生场景、“翻盆倒罐清积水”“清除闲置容器”“疏通沟渠”“定期清理花盆托盘”“使用纱窗蚊帐”“科学使用灭蚊剂”等家庭及公共区域防蚊灭蚊实用措施等,结合南宁市风险评估情况,及时发布风险提醒,增强群众风险意识和防病能力。
推进环境卫生整治行动,落实“清积水·防孳生”措施
推广“封、填、疏、排、清”五步法:封盖水缸、水箱等容水器皿;填平洼坑、废弃水塘;疏通沟渠淤泥杂草;排清各类积水;彻底清理花盆托盘、废旧轮胎、矿泉水瓶等室内外闲置容器。重点排查空调外机接水盘、地漏周边、地下室等隐蔽易积水区域,发动居民每日检查并倒置闲置容器,避免积水。
宣传方式(物业企业)
线上宣传
通过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、业主群等定向推送爱国卫生运动倡议书、防蚊灭蚊等疾病防控科普知识,针对老年群体推送语音版。
线下宣传
充分利用小区宣传栏、电子屏等载体开展爱国卫生运动、防蚊灭蚊、防病治病知识科普。组织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并现场指导防蚊灭蚊措施。
宣传资料
海报、折页、横幅内容、温馨提示、科普视频、喇叭音频等宣传物料,下载链接(百度网盘):
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Uk6qF2Q2k570GaSNBs-FQg?pwd=1234
提取码:1234
报送工作总结(物业企业)
重点报送工作做法、成效、典型案例,应包含图片及文字。
|